22万热度
·
·
·
2024/10/24 20:43:23
·
AI 摘要
前往原文
世界首个「AI科学家」诞生了! 现在的大模型已经可以独立搞科研,甚至完全不需要人类插手。这不,它刚刚一口气连肝了10篇论文。 从提出研究想法、实验、写代码,再到GPU上执行实验,收集结果,AI承包了整个机器学习研究的全过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构思到成文,一篇论文的成本仅需15美金(107.61元)。 「AI科学家」是由Transformer八大金刚之一Llion Jones的创业公司——Sakana AI提出。 它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端到端论文生成的流程。关键是,最后连审稿也由AI自己完成,而且近乎真人的表现。论文审查的成本,也不到0.5美元。研究称,经AI审稿人评判,「AI科学家」完全具备在ML国际顶会,发表可以被接收论文的能力。世界首个AI科学家连发10篇论文,横扫「顶会」!一篇仅需100元,自主科研效率完爆人类
相关资讯
AI 摘要
世界首个「AI科学家」诞生了! 现在的大模型已经可以独立搞科研,甚至完全不需要人类插手。这不,它刚刚一口气连肝了10篇论文。 从提出研究想法、实验、写代码,再到GPU上执行实验,收集结果,AI承包了整个机器学习研究的全过程。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构思到成文,一篇论文的成本仅需15美金(107.61元)。 「AI科学家」是由Transformer八大金刚之一Llion Jones的创业公司——Sakana AI提出。 它是一个完全自动化......
22万热度
·
·
·
2024年10月24日
·
AI 摘要
如何看待DeepSeek第5天开源的Smallpond?对工业界、学术界的影响是什么? 暗涌:但你们究竟是一个商业组织,而非一个公益科研机构,选择创新,又通过开源分享出去,那要在哪里形成护城河?像2024 年 5 月这次 MLA 架构的创新,也会很快被其他家 copy 吧? 梁文锋:在颠覆性的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即使OpenAI闭源,也无法阻止被别人赶超。所以我们把价值沉淀在团队上,我们的同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积累很......
36万热度
·
·
·
2025年2月28日
·
AI 摘要
逻辑上讲,AI是对人脑智能的模拟。那这个星球上对人脑最了解的群体就应该是脑科学家。那为什么没听说过他们在AI方面做出伟大的贡献呢?
热度累计中
·
·
·
2024年12月27日
·
AI 摘要
产业界在组织规模和资金上都更有优势,所研究的问题也更贴合实际。那么现如今学术界相对于产业界在哪些方面还有独特优势呢?为了让研究更有价值,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呢?
2.5万热度
·
·
·
2024年10月24日
·
相关榜单
热点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