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交网络到大屏幕,从短视频、音乐到影视剧,“县城”成了热点。人们将“县城”提炼成一套可复制的视听语言符号,一种简单易传播的表达模板,一台动力强劲的情绪发生器,一种容易被感知的氛围,唯独不必是一座真正具体的县城。 在想象县城的过程中,故事感、真实感、烟火气,这些诱人的词语,依托中国人普遍的离乡经历和乡愁情结,不断发酵、变形,架构起一座人人可以进入的赛博故乡。县城想象的火热,说明我们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感和匮乏感,但要真正填补它们,或许不应该依赖一座虚拟的故乡。为什么年轻人突然开始追求“县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