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在成都一所寄宿制中学念初一的女儿大哭着告诉孙晨,自己的牙刷被两名舍友多次用于刷厕所拖把和鞋子。作为医生的孙晨立刻带女儿做了身体检查,检测结果显示女儿甲肝抗体阳性。 孙晨认为这是一场恶意霸凌,她逐级往上申诉,听到最多的话是“这只是孩子间的玩笑”。学生、家长和学校拉锯数月,这一事件最终没有被认定为校园欺凌。 近十年来,校园欺凌治理行动不断开展,但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2025年3月,四川省德阳市推出一项中考招生新政——将校园欺凌纳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被认定者无缘省级示范高中。 根据德阳市教育局3月5日公布的新政策,被认定“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只能获评C或D等级,不能被录取至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德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刘钧告诉记者,省级示范高中和非省级示范高中的升学率差了近乎一半,“90%左右和不到50%的区别”。他还表示,如果因极其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被认定为D等级,考生只能填报中等职业学校。 事实上,成都新政实施至今已有一年,但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一起被认定为校园欺凌并取消指标到校生推荐资格的案例。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