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轨回乡》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910班 张潇冉 姥姥姥爷牵着我,踏上一趟绿皮火车,自杭州启程,摇晃过二十五小时,直达内蒙古乌兰察布。这是我儿时归乡的记忆。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一切如此美好,甚至车厢内的嘈杂喧嚷都是温情脉脉的。次日天未亮,我就把额头贴在起雾的玻璃上,守望远方晨光破晓,仿佛那天的朝阳是为了迎接我们的回归而冉冉升起。 然而上小学后,回老家的次数也随之减少,那趟直达的列车也悄然停运。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 去年,姥爷离世,回老家的频率陡然上升。只是,如今的归乡之路,已成了一场漫长而煎熬的跋涉。天未破晓便赶往机场焦灼等待,徒增一道行李托运手续,机舱内狭小的空间外加气流的震荡让人难受,机场进出在如迷宫里兜兜转转,而后还有数小时车程,到老家时早已夜幕漆黑。冬夜遇上大雪,路面结冰,行车更是提心吊胆。一路奔波,无暇欣赏窗外风景,更何况飞机窗外除了茫茫云海,再无其他景致。 今年,听闻那趟停运已久的火车重新运营,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一个月前,我终于再次踏上这趟魂牵梦萦的火车。 夜幕低垂,火车缓缓启动。车厢里亲切熟悉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