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社会其实已有一定共识。如高等教育普及,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社会整体学历水位的上涨,自然抬高了教师招聘的选拔门槛;一些学校名校情结的推动;现实就业环境的影响等等。 但这样的现象一再引发社会关注,背后还隐含一层仍有辨析空间的问题: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小学当“教书匠”,是否真的是“大材小用”?在中小学,不少家长都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时至今日,当高学历人才与中小学教师职业放在一起时,还是会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发出“大材小用”“屈才”“人才浪费”等慨叹。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双重浪潮下,传统文化中以“传道授业”为荣的“教书先生”,在待遇、师道尊严、社会地位等多方面,都遭受了明显的冲击和挑战。于是,在一些人的就业观里,教师职业的光环经历了祛魅,自然被排斥在高学历人才的“优先”选......